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钠离子电池救得了车企吗?

来源: 盖世汽车 2022-11-18 09:35:11 阅读量:5536次  

锂离子再一次成为众矢之的。

刚刚结束的2022中国汽车论坛,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动力电池厂商和汽车企业的吐槽大会许多车企抱怨上游原材料锂离子的价格飙升,导致他们的车辆延迟交付,成本上升等等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直接拿出数据:长安汽车1—9月因缺芯,电费贵,亏损60.6万辆他直言:缺芯贵电是目前汽车行业最痛点,严重损害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对此,比亚迪执行副总裁连玉波也表示,汽车产业链整体抗风险能力不足,碳酸锂等价格波动影响较大

事实确实如此据资料显示,碳酸锂占电池成本的40%左右,电池占新能源汽车成本的40%—50%不仅在中国,车企对锂离子电池又爱又恨的复杂情感也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常态

今年10月底,有媒体获悉,澳大利亚矿商Core Lithium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与特斯拉签署条款清单的最后期限已经过去,但尚未达成任何协议对此,有业内人士透露,特斯拉与芯锂的交易告吹,或许是因为双方未能就锂矿价格达成一致因为之前的协议条款是基于锂原料的市场价格,而根据英国电池原料咨询公司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的数据,锂辉石价格自2月底以来已经上涨了一倍多,从2000美元/吨上涨到近5000美元/吨

显然,目前锂焦虑正在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迅速蔓延,所到之处,无一幸免当众车企怨声载道之时,在2022中国汽车论坛上,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第一书记,董事长助理孟祥峰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试图通过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解决部分锂资源短缺,锂价飙升的问题

由此,钠离子电池再次迎来了人们的热议如今,讨论钠离子电池的声音不绝于耳:钠离子电池能否成为锂电池的替代品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此时提出钠离子电池技术路线的原因是什么钠离子电池能否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出困境

锂渣全被抢,动力电池全产业链的困局。

事实上,钠离子电池的技术路线存在已久,它再次站在动力电池赛道的聚光灯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竞争对手锂价暴涨,并有超出行业预测的趋势。

华西证券此前预计,目前正值产业链全年需求高峰期,预计四季度供应将趋紧,不排除今冬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上涨至60万元/吨的可能日前,上海钢联发布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上涨2500元/吨至59万元/吨,创历史新高按照这种增长趋势,业内有不少声音认为,今年碳酸锂的价格很可能超过60万元/吨的预测值,甚至达到更高的水平

锂价的快速上涨传导到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是显而易见的,抢矿大战正在整个动力电池产业链迅速蔓延。

首先是下游车企比如今年7月,直言不愿意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效力的广汽集团,一直在上游布局动力电池就近期动作来看,11月7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广汽组件与东阳光旗下子公司西施煤业,遵义能源签订合资合同,拟在贵州省遵义市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贵州东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相关矿产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投资管理工作

其次是中游动力电池厂商其实动力电池厂商并没有车企想的那么美好

也就是说,整个动力电池的上中下游都在遭受锂价高企的困扰那么,位于动力电池产业链最上游的锂矿企业的日子是不是更好过不完全是

盖世汽车统计了16家锂矿概念股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和前三季度的财报结果显示,上述锂矿企业中,赣锋锂业三季度净利润最高有望超过80亿元,融捷股份最高同比增速有望达到5107%2022年前三季度,上述锂矿企业中,预计天齐锂业前三季度净利润最高为169亿元,融捷股份最高同比增速有望达到4700%

并且在各企业公布的财报预告中,多数企业表示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受行业高景气度影响,与锂价上涨有很大关系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锂矿企业赚得盆满钵满,但这种情况能否长期持续还有待观察毕竟从全球范围来看,无论是锂储量还是供应量,中国的锂资源都不占优势在这种情况下,锂矿定价权落到海外是必然的换句话说,中国锂矿企业的部分命运掌握在海外手中

日前,加拿大工业部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中矿稀有金属资源有限公司,盛泽锂业国际有限公司,藏格矿业投资有限公司三家中国公司撤资加拿大重点矿产公司受此影响,11月4日中午,中矿资源股价下跌近10%

事实上,上述事件并非先例日前,亚华集团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应了公司在加拿大超级锂业公司矿山建设及政府审批的进展,称超级锂业项目已进入勘探阶段,加拿大锂矿项目的审核仍在进行中紧接着,10月12日晚间,亚华集团发布公告称,已与加拿大超级锂业公司签署《股权认购协议终止协议》,将签署协议退出对项目公司的投资

对于此次终止投资的原因,亚华集团强调了当前国际环境的影响公司表示:基于对当前国际环境的判断,预计矿山开发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导致矿山开发周期较长公司拟终止对加拿大超锂项目的投资

加拿大不是第一个对国内锂矿企业设限的国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这给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敲响了警钟。

钠离子电池,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B计划。

显然,要想从根源上解决锂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问题,抢矿只能缓解一个燃眉之急

所以在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上另辟蹊径似乎是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其中,钠离子电池是最受欢迎的一种,而在布局这一技术路线的企业中,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是最引人注目的人物

日前,根据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投资者提问的回复,公司致力于推动钠离子电池在2023年实现产业化随后几天,这一消息带动a股钠离子电池概念股在整个新能源赛道的整体低迷中持续火爆

9月底以来,a股多只钠离子电池概念股涨停这是二级市场对近期钠离子电池领域利好消息的直接反应,也是市场上愈演愈烈的锂焦虑的集体宣泄

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并不是突然盯上了钠离子电池,甚至蓄谋已久。

据相关媒体报道,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秘李江透露: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钠离子电池将于明年正式量产,第一代的能量密度将略低于铁锂,但上车问题不大,出货规模取决于客户需求,产能扩张复制快,锂铁电池的循环寿命不如长寿命电池,接近传统锂铁电池费用还不确定

目前,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积极推进钠离子电池技术路线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从钠离子本身的质量来说,钠离子具有储量丰富,成本低,安全性高,生产线接近锂离子电池的天然优势。

从储量来说,地球的钠资源是锂的400倍钠的地壳丰度达到2.74%,而锂在地壳中的比例只有0.0065%左右而且钠资源不会像锂,镍,钴等资源一样,因资源限制导致动力电池产业链的矿产竞争,从而形成单个地区或企业掌握电池主动权的局面

从全球分布来看,70%的锂资源分布在南美洲,且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而钠资源分布在世界各地无论陆地还是海洋储量都非常丰富,被卡脖子的概率极小

成本方面从三元锂电池到磷酸铁锂电池,动力电池产业链上的企业都无法避免上游原材料价格影响成本的问题,而钠离子电池则完美避免了钴和锂的高价平安证券指出,采用NaCuFeMnO/软碳体系的钠电池正极材料成本仅为采用磷酸亚铁锂/石墨体系的锂电池的40%,电池总材料成本比后者低30%—40%

在电池安全方面钠离子电池的热失控温度高于锂电池,高低温性能优于锂离子电池,因此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而相关数据显示,钠离子电池80%电量的充电时间在15分钟左右目前量产的主流电池中,三元锂电池从20%充电到80%通常需要30分钟,磷酸铁锂电池需要45分钟

CICC在研究报告中还指出,钠离子电池的发展不仅有助于缓解我国锂资源80%依赖进口的困境,还能维护供应链的安全同时会延缓锂离子电池原材料上涨带来的价格上涨,从而减轻成本压力

在量产方面,一定程度上,钠离子电池的生产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生产线换句话说,钠离子电池是目前最接近量产的电池路线

盖世汽车研究院动力电池行业报告指出,面对电动车充电,续航,安全的焦虑,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无里程焦虑,低成本是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目前除了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是最符合上述要求的技术路线

但是,上述钠离子电池的诸多优势,并不是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欢呼这条技术路线的决定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当国内动力电池原材料受国际环境影响较大时,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的头部企业的危机感正在加强公司努力走在动力电池行业的前面,积极寻找新的技术路线,保持龙头企业的地位

有人认为钠离子电池对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是B计划,就像华为海思对于华为一样。

在华为危机出现之前,它仍然坚持每年向华为海思投入2万名R&D人员和4亿美元的R&D费用由于美国一再升级封锁,华为一直受到海外制裁当时华为海思救了华为于水火一定程度上,现在的汽车行业和动力电池行业都在重复以前芯片行业被封杀的老戏码当企业的发展被卡住时,提前准备B计划是企业不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的一种预防措施,正如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做的那样

钠离子电池能承担这个重任吗。

锂离子电池有限的发展空间,不仅仅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看到的,国家也看到了。

最近几年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新能源储能的指导意见》,《十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十五新能源储能发展实施方案》都提到要发展钠离子电池等新一代高性能储能技术。

并且在此影响下,相关统计显示,早在2020年,就有部分有钠离子电池业务的企业实现了融资而在钠离子电池赛道,各大企业更是蜂拥而至

今年5月,钠离子电池领先制造商纳特龙能源和低压先进电池技术公司科瑞仕宣布达成战略协议,制造全球首款量产钠离子电池根据消息显示,科瑞仕的Meadowbrook工厂将于2023年开始量产,届时它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钠离子电池工厂

无独有偶,9月14日,华胜锂业加入了钠离子电池的概念,9月20日,美联新材料与多彩化工暂定共同投资25亿元建设年产18万吨电池级普鲁士蓝产业化项目,致力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普鲁士蓝系列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日前,华阳股份首批1GWh钠离子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并与中化海纳签署万吨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合作框架协议开源证券预计,下一步华阳股份钠离子电池扩产规模有望达到10GWh

据公告信息统计,中国能建安徽院也发布消息称,位于安徽阜阳的三峡能源南方风光储基地项目储能系统总承包项目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钠离子储能电池项目,荣科技计划2023年实现钠电池正极材料月出货量1000吨,振华新材料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预计2022年四季度进入小批量试制阶段等等。

可是,当钠离子电池的赛道不断升温,有人问:钠离子真的是动力电池的万能解药吗能否彻底改变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困局

首先,从钠离子本身的质量来说,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上限低于锂离子电池,也就是说同样重量的钠离子电池如果作为动力电池,搭载在新能源汽车上,提供的续航里程总是远远小于同样重量的锂离子电池此外,钠离子电池还存在倍率性能差,循环寿命短等缺点

在成本方面,DEEPTECH报道称,成本是钠离子电池的突出优势,但只有大规模商业化后才能实现据测算,钠离子实际生产成本在1元/Wh以上,远高于目前产业链成熟,规模化生产的锂离子电池甚至有行业分析师表示:成本低只是理论上的在大规模应用初期,在技术溢价下,钠电池的成本预计甚至会高于现有成熟的磷酸亚铁锂

但是,目前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应用还很遥远,其R&D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最终的技术路线选择还不清楚,技术还得不断迭代

盖世汽车研究院动力电池行业报告显示,钠离子仍处于商业化导入期,同时受到其能量密度的制约未来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等高性能电池的有益补充,用于储能,低速电动车等特定场景

换句话说,短期内,钠离子电池还不能完全取代锂离子电池,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共存还会继续毕竟电池的发展方向永远是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低成本,没有一个是完美的解决方案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锂离子电池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地位正在受到挑战,钠离子电池是目前最有潜力的种子选手

不过,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浙商证券预计2023年至2026年锂离子市场市场过剩将继续放大,届时锂价可能迎来快速调整换句话说,在一段时间内,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领域,钠离子对锂离子的影响仍然取决于锂离子的价格和稀缺性

但在电瓶车,储能,车载12V电池等领域,钠离子电池逐渐取代铅酸电池的趋势正在加强就储能市场而言,根据CICC的预测,到2025年钠电池在储能领域的渗透率将达到20%,需求将达到65.2GWh,相当于2020年国内动力锂电池的装机量,到2030年这一比例还将继续增加可以肯定的是,提前布局钠离子电池产业,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至少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相关文章

网友推荐

bo-A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