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产业带接轨跨境电商成出口“新招牌”,超六成企业称最需要对接外贸综合服务资

来源: 证券之星 2024-10-01 15:29:43 阅读量:9139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边万莉 杭州报道 出海已成风潮,跨境电商已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增长的新引擎、新势能。据数贸会发布的《中国数字商务发展报告》,中国连续11年位居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今年上半年,跨境电商占外贸比重达5.7%,数字经济领域对外直接投资增长30%。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达1.22万亿元,同比增长10.5%,高于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4.4个百分点。从2018年的1.06万亿元,到2023年的2.38万亿元,5年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了1.2倍。

2024年6月,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指导地方培育“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模式发展标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与跨境电商平台合作设立产业带“线上专区”。

产业带接轨跨境电商成为出口“新招牌”。“跨境电商+产业带”不仅助力产业带企业拓展全球商机,更是可以通过数实融合打造数字化高效供应链,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我国产业带既广又深,长三角与珠三角为核心“双引擎”,产业带数量众多;华北及中西部区域产业带呈现多点分布之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总计拥有超1100个产业带,多数产业带以物理区域产业集群的方式实现集约式生产。

数贸会期间,连连国际联合亿邦智库发布《数智增长新范式-2024产业带出海生态发展报告》认为,得益于中国制造优势、平台出海风口、新兴市场红利、数字化服务机会等四大核心力量的强劲推动,产业带出海正当时。从政策形势看,跨境电商+产业带已形成自上而下、由决策到实施、从宏观指向到具体措施的政策矩阵。国家已经明确发出了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号,鼓励通过跨境电商对产业带进行数字化集约,全面提升产业带能力。

例如,国务院办公厅于2023年4月发布《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鼓励各地方结合产业和禀赋优势,创新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积极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于2023年12月发布《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促进“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发展,带动更多传统产业组团出海。

自2015年杭州获批全国第一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后,国务院8年时间陆续批准了7批次共165个综试区。值得关注的是,各地产业带与跨境电商的融合度各有差异。亿邦智库首席分析师樊飞指出,产业带出海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技术门槛高、信息不对称、数字化应用能力不足、资金流转不畅、专业人才短缺等,亟须一站式数字化服务生态赋能,冲破价值链中低端锁定困局。

《报告》调研显示,超六成外贸企业认为跨境电商平台和外贸综合服务是最需要对接的资源。樊飞表示,“这一数据反映外贸企业希望通过跨境电商拓展全球商机的期待,并强调对于高效便捷的综合性外贸服务解决方案的需求。”亿邦智库也分析指出。

在此背景之下,跨境支付机构提供跨境支付结算服务的同时,还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创新性增值服务。自去年4月以来,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数字服务应用专业委员会的指导项目“数智出海”,陆续推动20多个城市综试区/政府代表加入“数智出海”生态,从跨境资金解决方案到满足产业带企业在宣传、人才培育、开店等方面的需求,再到解决各地产业带跨境贸易发展中存在的区域发展限制、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信息盲区及信息孤岛、跨境收益外流等核心问题,全方位赋能产业带企业加速数字化和全球化进程。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欧美依旧是出海企业核心布局,但新兴市场提速明显。报告显示,2023年分别有55%和48.5%的商家在北美和欧洲市场开展业务。新兴市场持续放量,东南亚市场已超越日韩成为第三大海外市场,31%的受访商家在东南亚开展业务。

从传统市场到新兴市场,企业需要应对各国法律、商业规范及监管挑战,因此,实施本土化与合规化经营策略势在必行。分析认为,对于产业带商家而言,最核心关键是要选择具备本土支付牌照覆盖广、交易成本低、安全风控强、服务多元化的跨境支付机构,才能助力商家稳健出海。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相关文章

网友推荐

bo-A520